昆山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
地址:昆山市开发区南浜路688号电话:0512-57725216
传真:0512-57725216
摘要:明成祖后人授课”“升职加薪课程9900元”……近期,互联网上出现一批打着“国学培训”幌子,声称可以“调理身体”“改名旺运”的培训机构,利用“易经大师”“发扬优秀传统文化”等虚假宣传圈钱敛财。
链接:
https://news.youth.cn/jsxw/202312/t20231206_14947979.htm
来源:《中国青年网》
近期,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批打着“国学培训”幌子的培训机构,这些机构利用“易经大师”、“发扬优秀传统文化”等虚假宣传,诱导学员交纳高额费用,进行欺诈活动。这类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,也对传统文化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。
国学培训,本应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,通过系统、专业的课程设计,帮助学员了解、理解、践行传统文化的精髓。然而,这些所谓的“国学培训机构”却利用人们的信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,进行欺诈活动,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。他们通常以“明成祖后人授课”、“升职加薪课程9900元”等虚假宣传为诱饵,吸引学员交纳高额费用。在收取费用后,他们通常会提供一些质量低劣的课程资料,甚至不提供任何实际的服务。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商业道德,也违反了法律法规。
“国学培训”骗局背后的本质是利益驱动和心理操纵。这些机构的目的并非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,而是为了圈钱敛财。他们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,将其作为营销手段,披上“国学培训”外衣。另一方面,这些机构利用人们内心的恐惧和渴望,通过宣传和虚假承诺操纵人们的情绪和决策。他们无视参与者的真实需求,将培训变成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欺诈。
许多“国学培训”机构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,他们可能没有相关的学术背景和资质。这使得他们无法真正传授和解读优秀的传统文化,而只是通过表面的华丽外衣迷惑公众。此外,这些机构的运营方式往往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,容易给人留下质疑和怀疑。
针对“国学培训”骗局,政府和公众可以采取多种应对之策。首先,政府应加强对“国学培训”机构的监管,严查违规行为。对于涉嫌欺诈、虚假宣传的机构,应迅速采取法律行动,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。其次,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教育力度。通过正规的渠道和权威的教育机构,向公众传授真正的传统文化知识,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。此外,公众应保持警惕,不被虚假宣传所蒙蔽。在选择参与培训时,要理性思考,审慎评估费用与效益,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。最后,政府可以建立权威的国学研究机构,并制定相应的认证标准,确保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正规传承,并为公众提供可信赖的学习资源。
在社会进步和繁荣的过程中,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对于打着“国学培训”旗号的骗局,我们必须保持警觉,不被虚假宣传所蒙蔽。同时,政府、社会和个人都要共同努力,推动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与发展,为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做出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