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昆山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

电话:0512-57725216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昆山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

地址:昆山市开发区南浜路688号
电话:0512-57725216
传真:0512-57725216
公司快讯
网络舆情-打着“大学生”的旗号蹭低俗流量,校园直播不能没有边界
[2023-11-30]   浏览次数:186

摘要:11月21日-23日,上游新闻记者登录不同直播软件对大学生直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,发现直播内容良莠不齐。为此,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直播公司的负责人、传播学教授、律师等人士,对大学生直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读。

如今在多个社交平台上,标签为“大学生”“女大学生”等字眼的直播随时可能被推送到手机上,这些直播地点有的在校园、有的在景点、有的在餐厅,更有甚者在寝室和教室……

链接: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83402746729259868&wfr=spider&for=pc
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大学生做网络主播,是提升媒介素养、锻炼新媒体运营能力的一种实践,本身无可厚非。如果运用得当,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一定的经济收益,也能产生正向的社会价值。例如,有些主播通过“剧透”图书馆、讲座、食堂日常等,能让大家对当下的大学校园生活产生更为生动、真实的认知,激励备战高考的学生向梦想院校进发。再如,一些分享学习方法、科研成果、学术选择、就业方向的“谈话向”内容。因此,没必要全盘否定大学生做主播的尝试。

不过,任何直播都不能超越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界限,大学生直播也绝不该被低俗言行、暴露隐私等乱象“玩坏”。更要防止一些人打着“大学生”的旗号蹭流量。当下,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乱象进行精准治理和规范引导,值得深入思考。

首先,直播镜头不能“想开就开”,直播行为也不能没有禁区。正如有律师指出的,一旦被认定为传播色情信息,就可能会因传播淫秽信息违法;在未经老师、同学同意的情况下开启寝室直播、教室直播等,也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。而现实中,有的大学生主播守法意识较为薄弱,可能只顾增加热度,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的法律风险。

对此,高校不妨通过开设讲座、展开案例解读等方式,为同学们科普相关法律规定,提醒大学生主播约束自身行为。而对于在教室、寝室、图书馆等不同场景的直播,学校也可以组织公共讨论,让同学们各抒己见,就直播时间、镜头涉及内容等制定合理的社区规则,划定行为边界。

与此同时,平台也有必要强化自身监管责任,不断净化社区生态,做好内容把关。事实上,直播乱象与某些平台松散的规则和导向不无关系。如果平台对各类擦边、低俗内容“睁只眼闭只眼”,甚至为了收割流量加大对低俗内容的推荐力度,无疑会助长不正之风,让“大学生主播”等标签被进一步污名化。

总之,大学生直播还有着更为正向、更有社会价值的发掘潜力,不管是平台还是高校,都有责任鼓励大学生主播向正途行进,避免走入低俗、违法的歧途。
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