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
地址:昆山市开发区南浜路688号电话:0512-57725216
传真:0512-57725216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APP处理各种事务。在手机应用市场中,一些通过相近名称、类似图标制作的高仿APP令人难辨真假,给不少用户造成财产损失。有报告显示,一个月时间内虚假仿冒主流购物APP的数量接近4000个,覆盖设备超过30万个。
高仿APP存在以下危害:一是窃取个人信息。在手机应用市场中,一些高仿App正通过伪装成官方软件窃取用户个人信息,涉及医院、公交服务、银行业务、电商平台、金融网贷等诸多领域。诱导用户注册填写个人隐私及银行信息,对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均构成严重威胁,因此个人隐私泄露及财产损失案件层出不穷。二是涉嫌侵权。高仿App对正版的模仿,不仅对用户的正常选择权构成干扰,还严重影响着原创技术开发者、经营者的利益。国内APP盗版现象非常严重,平均每个正版APP有26.3个高仿版,一些恶意高仿APP不仅给用户造成损失,还会有损原创APP的商业声誉,贬损其商业价值。三是形成黑色产业链。不少高仿App主要靠应用内的大量广告赚取费用,形成了一条损害用户权益、危害网络安全的“黑灰产业链”,客户花5万元就可以在做高仿APP开发的公司买到一个高仿APP。应用市场为追求平台应用上架量,对高仿APP缺乏必要管理,在上架APP时,机器审核只进行病毒和兼容性测试,却欠缺必要的人工鉴别审核,以至于让不少高仿APP能在应用市场欺世盗名。
基层建议:一是建设以著作权为基础。结合专利、商标、反不正当竞争等制度进行综合性保护的制度体系,针对新形势下的高仿APP侵权行为进行规制。二是相关部门加强监管。从源头入手,从所有App在应用市场上架前的审核环节上下功夫,构建应用市场上架前强制审核机制,直接切断高仿App与手机用户接触的渠道,铲除“李鬼”App的生存空间。三是相关部门应加强培训用户的防诈骗能力。通过案例发布、防范建议等形式提高用户保护个人信息。